• 日期:March 31, 2025    作者:    阅读:    字体:/ 大    小 /

为树立榜样力量,引领学院教职员工在党建、教学、科研、服务等方面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促进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,现推出管理学院榜样力量之四:人力资源管理系郑煜教授。希望学院教职员工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各项工作,踔厉奋发,勇毅前行,推进学院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。

郑煜,教授,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,清华大学博士、青年骨干访问学者。2003年7月到我院任教,曾担任系教学秘书,目前兼任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,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员、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、陕西省人口学会理事,Finance Research Letters、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和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期刊审稿人。

躬耕教坛筑基业 春风化雨润桃李

他怀揣对党教育事业的深深热爱,任教二十二年来一直扎根在教学一线,主讲过10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。课堂上,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,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化作生动形象的案例讲解,善于结合身边及生活中的经济管理现象,让枯燥的概念变得亲切鲜活起来,耐心讲解、循循善诱、因材施教。

他不断琢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,主持省部级、厅级和校级教改教研项目8项,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。积极探索本科教材建设,主编教材4部,其中,《现代企业管理》获2013年陕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;《财政与金融》获2015年陕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,2024年入围“十四五”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遴选,实现了我院在教材建设上的首次突破。

他作为“三全育人”导师团成员,多次担任班主任,长期关心帮助学生的成长与成才,注重学生专业素养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,指导大学生创新计划国家级项目2项、省级1项,指导本科生、研究生共200多人次参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、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竞赛等10多项学科竞赛,获国家级奖23项、省级40项,获“优秀指导教师”国家级18次、省级25次。

他积极参与学科专业建设,多次赴国家级一流专业院校学习与交流,多次负责申报数智化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建设,积极建言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,热心帮助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及实践指导等方面的改进。同时,他关心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,结合主持的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23年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,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胜任力。

专注科研探真知 厚积薄发创新篇

他坚持国家需要与有组织科研,专注于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,致力于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等工程教育、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交叉融合研究。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、陕西省社科联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、陕西省教育厅等纵向科研项目多项,发表SSCI、CSSCI和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30篇;注重科研成果转化,深入企业管理咨询与实践,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2项。

近年来,他的研究志趣聚焦于胜任力理论的拓展与创新,在主持我校高等教育研究与质量评估中心、研究生院等课题研究基础上,进一步申请立项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、陕西省教育厅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,在综合借鉴前期研究项目与研究成果基础上申请了202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,主持的“数智化情境下西部高校工程学科导师数字胜任力研究:构念、测量、影响因素与培养路径”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(资助金额20万元),实现了我院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及层次上的历史性突破。

博采众长拓视野 力学笃行践初心

他坚持学习,努力提升自我。2014年在清华大学作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一年。在深感需要提升自身教学与科研能力的驱动下,选择在职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,于2022年顺利毕业。

他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教学研讨,先后参加教育部“马工程重点教材师资培训”、省教育厅“全省高校课程思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”、全国MBA教指委“西部MBA师资培训”、中国人民大学“第三届全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骨干教师培训”、北京大学“第五届组织行为学课程研讨会”、厦门大学“西安工程大学专业建设高级研修班”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“2024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大会”和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“数智冬韵:研究生教育的温暖篇章”研讨会,等。

“教育是播种机,要让每粒种子找到适合的土壤”,从青丝到华发,郑煜老师始终不忘育人初心,努力躬行有温度的教育和有情怀的教师事业。(撰稿:吴昌敏; 审核:王爱华)


下一条:寻找身边榜样 凝聚前行力量——管理学院榜样力量之三:经贸系王铁山副教授

/ 打印 /    / 关闭 /